一般供應鏈管理多是講如何由終端需求反追到供給面,所謂正向供應鏈。而售後服務維修是處理所謂「逆向物流」的問題。逆向物流是指產品由客戶端反向回到供給端的運籌處理。
例如,電腦的觸控板壞了,就拿到維修點檢測,維修點發現是觸控板的電路板燒壞了,但是維修點沒辦法修,必須送回維修中心換掉整個模組。因此維修點會請你填個單子,然後把電腦送回維修中心。維修中心換好之後,再寄到維修點,然後再請你過去拿。這就牽扯到「你」 (消費者) - 「維修點」 - 「維修中心」這樣的逆向物流。
逆向運籌其實比正向複雜很多:如何預估需求?如果你的電腦已經是三、四年的老機器,你可能不會拿去修;拿去修之後,又可能問一下維修的費用才決定要不要修。如何備庫存?備太多,資金積壓;備太少,可能造成客戶不滿。加上近年來很多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,但是保固期間又要延長,因次維修零件的準備更是困難。再者,有保固內、保固外收費的財務問題等等。因此逆向供應鏈管理的複雜度是遠遠高於正向供應鏈,而且逆向供應鏈又是直接影響客戶觀感的,所以許多品牌公司都非常重視維修供應鏈的管理與運作。
可惜的是,許多品牌公司並沒有感受到逆向供應鏈的重要性,加上維修或售服被視為「成本」,因此常常就是由銷售中撥出一部分預算作為維修使用,只要「不要出事」就可以了。但是如果可以把逆向供應鏈管理好,形成close loop可以完整整個供應鏈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建置智慧企業的挑戰:問題與資料的考量
智慧企業的精髓在於如何運用資料回答問題 (決策與行動)。因為機器學習、大數據...等等變成顯學之後,很多企業投入資源學習、鼓勵員工學習相關技術,然後要求員工內部提案或是找外部廠商、顧問來討論、聽取案例,期望找到智慧企業的銀子彈 (silver bullet),甚至採購一些軟體...

-
我認為供應鏈規劃裡面一個最重要的課題就是產銷規劃 (S&OP);它是整個供應鏈執行的核心機制(請注意,是供應鏈規劃,不是供應鏈管理)。看一個公司進行產銷規劃時所參與的層級,就可以知道這個公司運作的好不好。 幾個星期聽到一段分享,他提到當初Steve Jobs剛...
-
最近跟同事聊天,剛好聊到這個話題,做個筆記吧~ 需求計畫 (demand planning)、需求管理 (demand management)、需求感知 (demand sensing),三個有啥不同? 銷售人員會預估未來需求,這個稱為銷售預測 (sales forec...
-
在討論規劃流程時,有一個重要但常被忽略的議題就是滾動計畫與計畫循環 (rolling planning & planning cycle),需多人要導入規劃系統時,常就單點功能討論,爭個你死我活,但其實有些需求或問題在考慮滾動計畫與循環後,其實就沒那麼複雜。 什麼是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